基礎知識
什么是MPA 如何影響流動性?
時間:2017-04-10 | 0
什么是MPA?
MPA是央行為維護金融穩定推出的新的監管機制。它由央行于2015年12月公布,今年開始實施。此前,央行通過差別準備金動態調整和合意貸款管理機制來控制銀行風險。隨著金融創新快速發展,資產類型更為多樣,狹義的信貸管理越來越難以有效實現宏觀審慎管理目標。央行因此將原有安排升級至覆蓋面更廣的MPA考核:
MPA是一個綜合評估體系。MPA考核是基于預先設定的14項指標,涉及資本和杠桿情況、資產負債情況、流動性、定價行為、資產質量、外債風險和信貸政策執行等7大方面。
宏觀審慎資本充足率是評估體系的核心。央行在最低資本充足率要求、系統重要性附加資本、儲備資本和資本緩沖要求的基礎上計算宏觀審慎資本充足率(MCA)。MCA關乎銀行經營穩健性,可能會對資產負債表擴張形成一定制約。
信貸評估從狹義貸款轉向廣義信貸,包括銀行貸款、債券投資、股權及其他投資、買入返售資產和非銀金融機構存款等。這有利于引導金融機構減少各類騰挪資產、規避信貸調控的做法,也有利于防范與股票和債券市場敞口相關的風險。
MPA還將銀行的利率定價行為納入考核。中國已在形式上取消利率管制。央行通過定價評估仍可有效引導利率水平,避免信貸市場的惡性競爭。
實施差別準備金利率作為主要的激勵約束機制。基于14項指標的得分,銀行將被分為A、B、C三檔。對A檔銀行將實施高于法定準備金利率的獎勵性利率,對C檔銀行將實施低于法定準備金利率的約束性利率,對B檔銀行則實施法定準備金利率。
央行按季進行MPA考核,按月進行監測和引導。它將評估對象分為全國性系統重要性機構、區域性系統重要性機構和普通機構,并可根據情況調整差別準備金利率的獎懲幅度。
MPA如何影響流動性?
央行在3月進行了首次MPA系統考核,其對同業往來的影響要大于對信貸投放的影響:
MPA遏制了銀行資產負債表的擴張。
MCA要求銀行相對其風險加權資產以及系統重要性等持有充足資本,以避免杠桿水平過高。3月存款性機構資產負債表同比增長16.0%,比2月的16.9%和1月的16.8%有所下降.1季度所有上市銀行總資產和總負債同比分別增長11.8%和11.5%,低于前一季度的12.4%和12.0%。與大銀行相比,中小銀行受影響更大。
然而,MPA對銀行信貸的影響似乎很有限。
貸款仍是中國銀行(601988)業的核心業務,截至今年1季度,凈利息收入占凈利潤的比重為73.4%。銀行存貸比仍屬穩健,遠低于取消前75%的監管指標,為進一步信貸擴張提供了空間。
當央行轉向考核廣義信貸,銀行實際上可通過在信貸產品間重新分配資金獲得了一點額外的信貸靈活度。另外,貸款發放很大程度上取決于貨幣政策和信貸指引。年初至今,銀行信貸呈現了較大起伏。3月,新增人民幣貸款從前一個月的7,266億元激增至1.37萬億元,抬升1季度新增人民幣貸款至4.61萬億元,創歷史最大單季增幅。此外,3月銀行債券投資同比增速從2月的29.9%升至33.3%,受MPA影響也不明顯。對于上市銀行,MPA對其貸款和債券投資的影響也似乎不大。
MPA擠壓同業往來,收緊銀行間市場流動性。
為滿足監管要求,銀行自然會壓縮最易壓縮的資金運用領域;同業往來就是這樣一個領域。銀行沒有明顯改變其借貸行為,就只好收縮對同業尤其非銀的資金供應(拆借或是回購)。其結果是,3月存款性機構對銀行債權同比增速從2月的8.7%降至7.4%,對非銀金融機構債權同比增速從2月的79.6%降至73.4%。這些債權占總資產的份額也趨于穩定。1季度上市銀行的同業資產錄得同比-10%的負增長,比去年底的5.4%大幅降低,其中買入返售金融資產同比下降36.5%,遠低于去年底的-8.2%。
1季度上市銀行同業資產占總資產的份額下降了1.3個百分點。此外,資產端的影響也會傳導到同業負債端。隨著銀行減少同業資金融出,流動性收緊,一些非銀金融機構可能不得不贖回貨幣市場基金,而后者又部分投資于同業存款;銀行對非銀金融機構的同業負債因此收縮。同業負債也是資產負債評估的重要指標,所以MPA考核也會降低同業資金需求。總體而言,3月所有存款性機構同業負債同比增速從2月的79.6%降至73.4%,1季度上市銀行同業負債增速從2015年底的25.9%降至15.0%。總之,新的MPA體系可能降低了同業往來的意愿。在首次考核時,銀行也格外謹慎。擠壓效應造成3月底銀行間利率的短期波動。此外,MPA體系主要涵蓋銀行表內業務,沒有涉及太多的表外業務,我們認為后者也需要得到更多監管。
原文鏈接:http://news.10jqka.com.cn/20160630/c591361524.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