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業資訊
PPP項目資產證券化將有效盤活項目存量資產
來源:金融時報 | 作者:記者 張末冬 | 時間:2017-01-19 | 0
日前,國家發改委聯合證監會發布《關于推進傳統基礎設施領域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PPP)項目資產證券化相關工作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就推動PPP項目資產證券化融資相關工作作出全面安排,以更好地盤活PPP項目存量資產。
盤活PPP項目存量資產
這是國務院有關部門首次正式啟動PPP項目資產證券化。外界認為,PPP項目資產證券化對盤活PPP項目存量資產、提高PPP項目資產流動性以及更好吸引社會資本參與PPP項目建設有重要意義。
隨著PPP項目的落地,相關機制正在逐步完善中。但目前來看,PPP缺乏動力的掣肘依舊存在。例如PPP項目通常運營時間長,社會資本在這個期間可能有提前退出的需求。而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的“退出難”問題,令投資者對流動性產生疑慮,影響其參與的積極性。
依托資本市場尋找退出渠道,盤活PPP項目存量資產,成為推動PPP項目加速落地的重要方式。
為此,今年8月,國家發改委發布《關于切實做好傳統基礎設施領域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有關工作的通知》,提出推動PPP項目與資本市場深化發展相結合,依托各類產權、股權交易市場,通過股權轉讓、資產證券化等方式,豐富PPP項目投資退出渠道。而《通知》的下發,正式啟動PPP項目通過資產證券化融資,直指問題核心。
目前,各地方政府推進PPP項目意愿強烈,總體來看,已落地項目大多集中在市政和軌道交通領域。第三方機構預計,從2016年到2020年,我國城市軌道交通總里程增至7000公里至7500公里。城市軌道交通投入至少可達2萬億元以上,這將給工程建設、軌道交通設備和維護運營市場帶來大量新增訂單,也會產生資金上的大量需求。所以整體來看,在各項制度完善的基礎上,民間資本將大有可為。
PPP資產證券化空間廣闊
根據財政部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中心最新數據,截至2016年11月30日,財政部PPP項目庫入庫項目10685個,總投資額達12.7萬億元。一旦打通渠道,PPP項目運作將呈現出更大的生機。
事實上,近年來,包括車輛通行收費、供水收費、天然氣收費、保障房項目等公共服務和公用事業領域已開始應用資產證券化,但對公共服務領域的PPP項目運用還不多,尤其是對PPP項目運營后的資本退出、增強資本流動性等方面較少進行資產證券化。
然而,一些成熟的PPP基礎設施項目,往往是進行資產證券化的優質基礎資產。興業銀行首席經濟學家魯政委認為,資產證券化最核心的要求就是要有穩定而可預期的現金流。國家發改委系列的PPP項目現金流有保證,從這一角度來說非常適合做證券化。同時,這些項目又非常迫切需要做資產證券化。所以,整體而言,PPP和資產證券化結合的空間非常廣闊。
此外,為了讓更多的資金參與到PPP項目中,國家發改委與證監會還將引入城鎮化建設基金、基礎設施投資基金、產業投資基金、不動產基金以及證券投資基金等各類市場資金參與到PPP資產證券化產品中來。
運用更多金融手段
近年來,我國在推進PPP實踐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國家發改委副秘書長許昆林表示,推進PPP發展有利于打破基礎設施領域準入瓶頸,鼓勵引導民間投資;有利于創新投融資機制,積極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有利于理順政府與市場關系,充分發揮市場配置資源的決定性作用和更好發揮政府作用。而現在看來,上述效果正在逐步顯現。
對于PPP項目資產證券化的推進,國家發改委投資司副司長韓志峰表示,一方面為社會資本方增加一個新的資產退出渠道,有利于投資人盤活存量PPP項目資產,加快投資資金周轉,提高資金流動性,進而增強持續投資能力,這對全國范圍內保持適度的PPP投資總規模是非常重要的;另一方面,PPP項目實現資產證券化,也會促使社會資本方加強自我約束,去做真的PPP項目、好的PPP項目,進而提高PPP項目的整體質量。
作為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重要內容,相關部委正在大力推動PPP項目的落地。據了解,除PPP項目資產證券化外,國家發改委還在推動開發性金融支持PPP項目,通過貸款期限適當延長、利率適當優惠等政策,加大開發性金融對PPP項目的支持力度。另外,引入保險資金、企業債等方式也正在探索中。
原文鏈接:http://www.financialnews.com.cn/gc/gz/201612/t20161228_110297.html#0-tsina-1-6158-397232819ff9a47a7b7e80a40613cfe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