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礎知識
股權時代到來,還不知道私募股權投資嗎?
來源:好買基金網 | 時間:2016-07-25 | 0
股權投資
股權投資是非常古老的一個行業,但是私募股權(privateequity,簡稱PE)投資則是近30年來才獲得高速發展的新興事物。
所謂私募股權投資,是指向具有高成長性的非上市企業進行股權投資,并提供相應的管理和其他增值服務,以期通過IPO或者其他方式退出,實現資本增值的資本運作的過程。私募投資者的興趣不在于擁有分紅和經營被投資企業,而在于最后從企業退出并實現投資收益。
為了分散投資風險,私募股權投資通過私募股權投資基金(本站簡稱為PE基金、私募基金或者基金)進行,私募股權投資基金從大型機構投資者和資金充裕的個人手中以非公開方式募集資金,然后尋求投資于未上市企業股權的機會,最后通過積極管理與退出,來獲得整個基金的投資回報。
與專注于股票二級市場買賣的炒股型私募基金一樣,PE基金本質上說也是一種理財工具,但是起始投資的門檻更高,投資的周期更長,投資回報率更為穩健,適合于大級別資金的長期投資。
風險投資/創業投資基金與PE基金有何區別
風險投資/創業投資基金(VentureCapital,簡稱VC)比PE基金更早走入中國人的視野。國際上著名的風險投資商如IDG、軟銀、凱鵬華盈等較早進入中國,賺足了眼球與好交易。
從理論上說,VC與PE雖然都是對上市前企業的投資,但是兩者在投資階段、投資規模、投資理念上有很大的不同。一般情況下,PE投資Pre-IPO、成熟期企業;VC投資創業期和成長期企業。VC與PE的
心態有很大不同:VC的心態是不能錯過(好項目),PE的心態是不能做錯(指投資失誤)。但是,時至今日,交易的大型化使得VC與PE之間的差別越來越模糊。原來在硅谷做風險投資的老牌VC(如紅杉資本、經緯創投、凱鵬、德豐杰)進入中國以后,旗下也開始募集PE基金,很多披露的投資交易金額都遠超千萬美元。愿意投資早期創業項目的VC越來越少,現在只有泰山投資、IDG等還在投一些百萬人民幣級別的項目,多數基金無論叫什么名字,實際上主要參與2000萬人民幣到2億人民幣之間的PE投資交易。
交易的大型化與資本市場上基金的募集金額越來越大有關。2008年,鼎暉投資和弘毅投資各自在中國募集了50億人民幣的PE基金。2009年募資金額則進一步放大,黑石集團計劃在上海浦東設立百仕通中華發展投資基金,募集目標50億元人民幣;第一東方集團計劃在上海募集60億元人民幣的基金;里昂證券與上海國盛集團共同發起設立的境內人民幣私募股權基金募資目標規模為100億元人民幣;而由上海國際集團有限公司和中國國際金融有限公司共同發起的金浦產業投資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擬募集總規模達到200億元上海金融產業投資基金,首期募集規模即達到80億元。
單個基金限于人力成本,管理的項目一般不超過30個。因此,大型PE基金傾向于投資過億人民幣的項目,而千萬至億元人民幣規模的私募交易就留給了VC基金與小型PE基金來填補市場空白。
私募股權基金的盈利性怎么樣?
通過媒體報道我們知道:大部分明星都有從事股權投資活動的經歷,比如趙薇投阿里巴巴一天賺5.7億,黃曉明投華誼兄弟賺2億。
京東商城、聚美優品在海外敲響上市鐘聲的一刻,其背后的投資人也一同風光登場。聚美優品成功上市,天使投資人徐小平獲600倍回報。同樣,今日資本在京東身上守了8年,也獲得了超過100倍的回報。
上述兩個例子已經被炒得沸沸揚揚,投資回報率令不少人艷羨。這兩家走的都是股權投資的路子,即投資者通過出資入股公司,以獲得未來收益。
股權如何定價?根據企業項目成長性以及未來估值而定。股權是不是有限的?股權可以通過增資擴股提高注冊資金來擴大股權。所以某種意義來說公司有錢是可以有更多股權來出售,股權價值不變。
股權是不是上市才賺錢?
案例1:
孫正義2000年2000萬美金投資阿里巴巴。如果2004年賣掉手上股權可以賣8個億,4年翻40倍。因為沒有賣,獨到的眼光2014年翻了2900倍獲得598億美金。就在不久前,軟銀為償還債務,孫正義賣了5%的股權套現79億美元,翻了1000多倍。
案例2:
周迅當初有機會購買華誼兄弟原始股15萬股,0.25元/股,周迅覺得華誼兄弟要上市還要很久,第二年華誼兄弟股價漲到3元,周迅還是沒有買覺得太貴了。黃曉明購買450萬,華誼兄弟還沒有上市黃曉明已經賺了2個億。如果股權需要上市才賺錢那么風投這個行業可能要哭了。
講到這里是不是發現自己不是很了解股權投資呢?據專家統計如果馬云不是做淘寶,是販毒的那么股權給他帶來收益估計需要販毒300年才能賺到那么多錢。
結論:股權投資是當前最賺錢的行業。
財富就在你我身邊
大家會議論:中國畢竟只有一個阿里巴巴、一個騰訊,這些案例不具有普遍性。事實是:在股權資本市場中催生的高成長的、傳奇的中國企業有一大片,絕非只是一兩家的個別案例。
這樣的例子在當今中國可以說數不勝數。每天通過電視、報刊、互聯網的傳播涌現到我們面前。資本市場的魅力如此之巨大。在我們傳統行業里需要幾十年甚至幾代人創造的財富,在資本市場中經常一夜之間美夢成真。
這就是資本市場的魅力。這就是股權投資的魅力。
股權的時代
投資者都想獲取高額的收益,通俗的說法就是暴利!暴利的事,除了軍火、毒品,就是股權了,前兩個屬于非法犯罪,股權投資則是合法的!很多人輸就輸在,對于新興事物第一看不見,第二看不起,第三看不懂,第四來不及。
我國改革開放后,大約以每十年為周期,會出現一次改變命運的機會,只要抓住一次,人生就此改變。比如,80年代誰下海誰發財,賣方市場,什么產品都能賣出去。90年代,股票,最早的一代股民從股市賺了幾百倍,甚至數萬倍的收益。2000年以來,是房地產的時代,中國曾經的10大富豪中有8位來自房地產行業。那么接下來的2010年代,新的財富源泉又在哪里呢?
那就是股權投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