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業資訊
分食萬億"委外"大蛋糕 公募FOF規模望爆發式增長
來源:www.cnstock.com | 作者:中國證券網 | 時間:2016-10-12 | 0
證監會9月下旬正式開閘放行公募FOF。在業內人士看來,FOF有利于滿足多元化投資需求,分散風險,是機構客戶大類資產配置的方向。在股市震蕩加劇、債市違約風險加大的情況下,大量資金回流銀行尋求安全收益,“委外”資金規模逆勢增長,但是不少銀行投資能力不足,又不能很好篩選投資管理人,使得“委外”資金投顧服務應運而生,吸引不少機構積極布局。
“委外”資金的新機遇
《公開募集證券投資基金運作指引第2號——基金中基金指引》近日正式發布施行,在業內人士看來,公募基金行業FOF大時代正式開啟。
從FOF潛在市場空間看,好買基金研究中心總監曾令華認為,美國共同基金中FOF規模占比超過10%,當前中國公募基金規模已接近8萬億元,同比例計算,未來中國公募FOF規模有望達到1萬億元左右。
在國金涌富基金研究中心看來,FOF產品有望迎來爆發式增長,主要原因是銀行、社保等機構“委外”資金的迅猛增長。在經濟下行壓力的背景下,銀行此前依靠存貸差為主的盈利模式面臨日益嚴峻的考驗,但是由于股市震蕩加劇、債市違約風險帶來的資產荒,高收益優質資產稀缺,大量資金回流銀行尋求安全收益,銀行面臨資產配置的巨大壓力。
但是,同吸納資金的能力相比,不少銀行投資能力不足,加上固定收益類產品已經不能滿足投資需求,通過篩選優秀投資管理人,構建能分散風險、平滑收益的FOF產品,成為“委外”資產的選擇方向,未來將會有大量“委外”資金流向FOF產品。
北京規格投資總經理孫志勇透露,在資金充裕的銀行中,最早進行“委外”投資的是城商行,但在2015年夏天股市動蕩后,股份制銀行和國有大行也紛紛加入“委外”的行列。
從“委外”資產規模看,根據申萬宏源債券研究部資深高級分析師孟祥娟估算,綜合銀行角度和資管產品的角度,按照2015年末各銀行理財產品余額共計23.5萬億元的標準來測算,截至2015年底,銀行全口徑“委外”資金規模約為20萬億元,其中理財資金的“委外”規模超過5萬億元。
從社保基金委托投資規模看,截至2015年底規模達1.9萬億元,基金自成立以來的年均投資收益率8.82%,累計投資收益近8000億元。去年8月,被譽為“中國版401k計劃”的《基本養老保險金投資管理辦法》發布并生效,在業內人士看來,考慮到養老金特殊的保值性,入市資金對于大類資產配置需求嚴格,未來將會有相當的資金流向公募FOF產品。
據記者了解,在目前銀行和社保體系的“委外”資金份額中,七八成為公募基金,兩成左右為券商資管,剩下少部分為私募基金。在業內人士看來,在“委外”資金迅猛增多的情況下,已經開閘的公募FOF,將會吸引更多增量資金流入。
機構布局“委外”投顧市場
在“委外”投資市場中,一邊是手握十萬億級的“委外”資金投資方,另一邊是適合大類資產配置的公募FOF產品。但在全市場基金產品多達數千只的情況下,篩選出合適的基金產品構建FOF組合并非易事,FOF基金交易及投后跟蹤也很困難,這也讓盈米財富、北京規格投資、國金涌富等機構發現機會,開始布局“委外”投顧服務市場。
從海外“委外”投資經驗看,國際上主權財富基金以及大型資產管理公司在委托投資的過程中,都有咨詢公司參與其中提供服務,英國甚至規定養老金等在委托投資中必須要有咨詢公司參與。
在孫志勇看來,委托投資工作可以分為:資產配置、產品設計、管理人評價、基金經理評價、風險控制、信息系統等6步,最核心的技術是管理人和投資經理評價。從當前機構布局“委外”投顧服務情況看,主要包括以下三個方面:
首先是交易系統服務。盈米財富總裁肖雯透露,盈米財富已經自主研發了基金核心交易系統,并針對專業的資管機構量身訂制的FOF投資管理系統——盈米蜂鳥系統,通過整合盈米研究數據,形成集基礎數據、投資研究、交易和賬戶分析于一體的投研一體化管理平臺。該系統于今年3月初上線,目前已經服務14家投資機構。北京規格投資公司核心人員來自于全國社保基金等大型投資機構,具有架構大型金融系統的豐富經驗。
其次是基金產品組合的構建。在孫志勇看來,通過評估基金經理并構建組合,是投顧服務的關鍵,需要從基金經理業績表現、換手率等多項指標篩選,再通過構建系統化的評估模型予以篩選,在此過程中由于信息不透明,數據可得性差,對投資經理能力進行評估的壁壘和門檻非常高,只有經過長期跟蹤才能予以較準確的評價。
最后是投后跟蹤服務方面。據了解,在盈米蜂鳥系統內,支持基金轉換、轉托管等多種業務,能夠實現贖回款到賬時間與直銷一致,可以及時跟蹤基金凈值變化;而規格投資也建立了標準的框架和流程,可以實時提供投后監督和持續盡職調查服務。
原文鏈接:http://caifu.cnstock.com/fortune/sft_jj/tjj_yndt/201609/3909315.htm